基层是法治建设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8月以来,涪城区法学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多方力量,深入社区、乡村、校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未成年人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服务活动,将法学专业力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层治理效能。
专业调解解民忧,维护合法权益
8月5日,一场涉及美容效果争议、跨区域消费及美容贷款的复杂纠纷,在区法学会、区综治中心“卉姐工作室”联合调解下圆满解决。市民何女士在涪城区某美容机构购买祛斑服务,后经推荐在成都某医疗机构进行了额外医美项目并办理高额美容贷款。因效果未达预期要求退款遭拒,无奈向区综治中心求助。区法学会与“卉姐工作室”迅速介入,精准抓住“服务效果认定”“跨机构责任划分”“贷款合同关联处理”等核心争议点,通过“面对面交流、背靠背劝解”,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成功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检教同行护未来,播撒法治种子
8月6日,区法学会联合区检察院、临东社区,组织近30名未成年人走进“熊猫未士•心港湾”杨家中学校园工作站,携手开展“检教同行、共护花开”法治教育活动。沉浸式参观法治文化墙、维权咨询室、心理疏导区,图文并茂地让孩子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拟法庭”让孩子们化身“小小检察官”,模拟庭审和讯问环节,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熊猫未士”宣讲团带来的专题法治讲座,结合案例剖析未成年人常见违法犯罪行为,传授自我保护技巧。一系列丰富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护能力、抵制不良行为,为孩子们播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守护校园“童”成长,拒绝校园霸凌
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8月18日,区法学会联合团区委走进吴家镇五龙村“童伴之家”,开展“杜绝校园霸凌共创和谐校园”主题安全讲座。针对青少年对校园霸凌防范意识不足、应对能力薄弱等问题,通过讲解校园霸凌的形式、欺凌行为的法律代价、预防和应对方法等内容,结合真实案例剖析,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校园霸凌的认知和防范能力,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培育和积极心态的塑造,为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阻断暴力思维延续、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重要基础。
从精准化解消费纠纷维护群众权益,到创新形式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再到深入村(社区)宣讲抵制校园霸凌守护成长空间,区法学会积极践行“法学+基层治理”模式,将专业法学力量下沉至基层最前沿。下一步,区法学会将继续深耕基层,围绕新型法律问题深化研究,加大普法力度,积极整合资源,延伸服务触角,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涪城、法治涪城贡献智慧和力量。(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