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镇是我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居,是当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有诗云:“太白文光照九州,青莲雅秀自古流,陇西映日彩霞涌,粉竹千年茂而幽,罗汉仙洞堪避暑,红岩夜雨卧石牛,四方碑对月圆楼”,正对青莲重要景点的高度概括。
坐落于青莲镇“腹”地的青莲法庭,深受李白文化滋养,充分发挥“小法庭”“大能量”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司法审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最优解”,为群众带来了司法服务的“新枫味”。
“核心引领”聚力 擘画基层治理新“枫”景
“罗法官,你一定要给我主持公道啊,邻居压坏了我家的彩瓦棚,他该不该赔钱?”
前不久,50多岁的张大妈一脸无奈来到青莲法庭,向法官诉苦。
罗勇法官耐心地听她说完,掌握了事情来龙去脉,原来是因为两家相邻房屋的滴水、风道问题而引发了矛盾。双方积怨已深,互不让步,甚至在案件办理中说出过过激话语,这种情况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和压力。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向双方所在的村委会和派出所了解情况,抽丝剥茧,厘清积怨缘由,精准抓住主要矛盾,多次与双方谈心交流并组织双方调解,联合地方党委政府、派出所、村委会,多次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明理说法。
在数次四方联合组织调解下,原被告双方最终放下执念、主动寻找法庭并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双方均对结果表示满意,案件得到了完美解决。
“这样的纠纷看似是邻里小事,但小事不能小看,它影响着村民和谐、邻里和睦。”罗勇随即向法庭辖区党委政府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在对居民宅基地自建房屋批划时,对滴水、风道问题予以明确,并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予以监管。
青莲法庭主动融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与辖区的“非诉+矛调+综治”的“三合一”中心及辖区内特色调解室对接,整合社会调解资源,派驻法官、法官助理入驻,指导调解、立案,参加案件评议、参与调解员培训等,不断完善法官、乡镇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等协调联动的网格化多元解纷体系。同时,制作“便民联系卡”,将全庭干警的联系电话向社会公开,在辖区内进行分发宣传。
“案结不是终点,我们每季度会组织法庭对受案情况进行分析,对涉案较多的村居发出预警提醒,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走访,查找矛盾发生原因,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同时通过工作汇报、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调研报告等形式,向地方党委政府‘发声’。”
近年来,青莲法庭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充分利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的优势,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整体联动、畅通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努力打造“连心桥”法庭特色品牌。
“观念创新”发力 培塑情系民生新“枫”景
“法官,你看嘛,他把我腿杆撞断了,我现在都没法走路。”
“法官,我没有撞他,我们邻居几十年了,他本来走路都是跛的。”
深入村社开庭办案,青莲法庭的法官们默默行走在巡回审判的山路上。
青莲法庭司法服务半径大,他们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以巡回审判为着力点,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把巡回审判作为重要载体,凡涉及赡养、邻里等纠纷,或当事人行动不便的案件,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乡土的方式,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结案。”庭长王英告诉笔者。
一个移动国徽,一块“江油市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横幅,一个简易支架,三分钟安装完成;四张简易折叠桌,上面分别摆放着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的桌牌。法官将法庭搬到改造的村委会、田间地头……
“你考虑清楚离婚了吗?”“家里的压力你有分担吗?”“最开始吵架是因为什么?是不能调和的矛盾吗?”法官借助“离婚十问”,引导一对闹离婚的夫妻敞开心扉。
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双方终于将平日压抑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法官趁热打铁,从孩子成长、夫妻感情、家庭经营及法律关系等多方面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
“感谢法官耐心细致地调解,帮我们守住了婚姻,守住了我们的家!”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重新走上正轨,夫妻双方连连向法官道谢。
“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椅,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先断家务事再释法理情,先摸准良心再倾听民心,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如今,‘五先工作法’已成为干警的行动自觉。”
“精准服务”助力 打造司法护企新“枫”景
“法院高效公正办案,使我们避免了陷入资金周转困境。”
前不久,收到一起涉中小企业纠纷的案件。承办法官从充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角度出发,在认真研判案情的基础上,通过摆法条、举例子、谈风险等方式进行调解。一个月内,经10多次电话沟通、当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命脉,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官司虽然能用一纸判决来解决,但要想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就必须深入矛盾内部,彻底了解矛盾根源、核心要点和解决之道。
“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怎么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得怎么样?还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司法服务?”
前不久,青莲法庭3 名法官深入5家企业走访调研,听取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状况、企业面临的困难,为企业提供面对面“问诊式”司法服务。
青莲法庭结合辖区矿企业多的特点,每年常态化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助力解难题”活动,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专家会诊”“法治体检”。
“我们坚持以案说法,邀请企业负责人旁听案件庭审、发布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此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引导企业少走弯路。”副庭长薛梅说。
“普法宣传”蓄力 绘就和谐善治新“枫”景
“非常开心能参加‘同阶审判’,我这次是一名合议庭成员,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次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
以“同阶审判”的方式参与案件审理后的一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青莲法庭推出的“同阶审判”是“模拟法庭”的升级版,是让未成年人参与到真实案件的审理之中,从同龄人的角度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使案件审理结果更契合社会大众的预期,并让未成年人从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推出“同阶审判”模式,可以让更多未成年人参与到“发生在身边的案件”审理中来,实现法治教育由单纯说教、被动接受向亲历性参与、浸润式体验的转变。
近年来,青莲法庭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邀请辖区机关干部、学生、企业员工、代表委员等走进法院参加法庭“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沉浸式”打卡法院,“零距离”旁听庭审 ,“亲体验”模拟法庭,全面了解司法程序,体验司法权威,真正让群众一次走进法庭,树立一辈子法治信仰。
青莲镇的李白故居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保障游人平安、深入法治宣传、化解旅游纠纷,护航游客的“诗和远方”,是青莲法庭加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职责。
“小恩小惠不能取,天上从不掉馅饼;高息返利要不得,岌岌可危是本金……” 近日,景区迎来一波又一波客流青莲法庭抓住机会,组织干警在景区向过往游客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法治宣传资料,尤其是自创的“防范非法集资锦囊八计”让游客一听难忘。
为让法治之花在景区绽放,青莲法庭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开启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之路,设立旅游巡回审理站,公布联系方式,游客可直接拨打热线电话,为游客提供涉旅纠纷法律咨询服务。节假日及旅游高峰期,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流动法律咨询台,制作《旅游纠纷诉讼指南》《旅游纠纷诉讼指导手册》,向过往游客、周边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生态旅游理念,提供法律服务,促进辖区内旅游经营环境持续向好。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青莲法庭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司法服务的“毛细血管”向基层延伸,努力走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枫”景大道。